close

  本報記者 張黎姣《中國青年報》(2014年10月21日10版)
  10月15日,“石花杯”第五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揭曉。《命脈:中國水利調查》、《美麗的夭亡》、《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與愛》、《烏梁素海》、《一枚鋪路的石子》5篇作品獲得徐遲報告文學獎。《孤獨的天空》、《千里走黃河》、《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等10篇作品獲優秀獎。
  其中,獲獎作品《命脈:中國水利調查》以60餘萬字的篇幅,深刻反思當下中國的水枯竭、水污染等水資源危機;《美麗的夭亡》以細膩悲愴的情懷錶達了作者病中的女兒對世人的關懷;《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與愛》以親歷式紀實探討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課題。據悉,這15篇獲獎作品是從2009年至2013年的數以千計的作品中經過評委多輪篩選,以實名投票的方式遴選而出。
  作為全國性專業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於2001年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設立,每3年評選一次。今年恰逢徐遲誕辰100周年,這位曾影響過時代的報告文學家仍影響著當下的寫作者。
  “毫無疑問,徐遲發表於1978年1月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他一生最重要和最閃耀的代表作。曾記得,當年《哥德巴赫猜想》給因‘文革’而沉悶和壓抑了十餘年的中國帶來的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科學春天’之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學會會長何建明說。他認為,《哥德巴赫猜想》造成的影響力,讓人們看到:文學的力量何等之大,大到整個社會以驚天動地、驚心動魄之勢,形成對科學、對知識、對知識分子有失尊重態度的顛覆。
  獲獎作家賀平也記得,在1978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學》雜誌上,讀過《哥德巴赫猜想》的她流下眼淚。“在人們爭相傳閱文學雜誌的年代,這樣一部作品給讀者所帶來的影響,是今天難以想象的。”
  有作家說,徐遲在那個年代創作是艱難的。反觀當下,堅持報告文學寫作亦是如此。頒獎現場,一位作家在領獎後說:“感謝徐遲報告文學獎關註到我們這些弱勢作家。”
  何建明說,當下,堅持報告文學寫作的人無疑是寂寞的,他們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作家,也是最能吃苦的作家。他說:“報告文學作家在表現高尚時,比高尚者都要高尚,否則無法抵達他們的靈魂深處;勤奮的時候,要比所有種地的農民勤奮百倍,否則無法聽到一個低微的社會弱者的真實吶喊;勇敢和偉大的時候,要比任何一個戰士和水手都要勇敢和偉大,否則你的任何努力都可能半途而廢。”
  儘管寫作艱難,但何建明認為,這是一個報告文學創作最好的時代。事實也印證了近年來,報告文學隊伍越來越壯大。在第五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獲獎作者中,有長期從事報告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也有近幾年成長起來的新秀,還有幾位是卓有成就的小說家轉行過來的。他們選擇用報告文學記錄時代正是因為文體的力量。
  徐遲曾說:“報告文學是時代的文學。報告文學的文體特殊性,讓我們從事報告文學的作家必須緊緊地去擁抱時代,才能在時代的最前沿去展示一個文化人的獨立思考與飛揚才情。而這需要報告文學作家在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熱度、藝術精度上不斷練就過硬本領。”
  “中國的今天,是偉大而精彩的,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民、我們的社會變革,給予了報告文學格外的恩賜,幾乎每一片土地、每一項事業、每一個變化中的社會的人和人的所有活動,都是報告文學創作的豐富素材,報告文學的文體價值早已被社會廣泛認可。”何建明強調:“中國當代報告文學的方向就是為人民、為時代寫作。”
  “還沒有哪一種文體在記錄、表現和宣揚改革開放中國的貢獻程度上,可以與報告文學相比。這一點毫無疑問。”何建明指出:“尤其在今天,當一些明明是傳遞正能量的人和事,卻被‘小道消息’和網絡醜化之後成了負面傳聞,報告文學必然對消除和打擊這樣的歪風邪氣起到其他文體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何建明看來,真正優秀的報告文學,除了追求寫作的高質量與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內容上要經得起歷史和社會的檢驗,同時還要得到當事人的認可,這是這一文體最嚴肅和最嚴謹的地方。
  專家認為,這也是中國報告文學的經驗和傳統:嚴格按照時代性、新聞性、現實性、批判性和文學性融為一體,充滿生機活力,並有自己獨立文風與個性。
  何建明認為,所有從事報告文學寫作的作家都應該意識到,不可有不崇高、不嚴肅的寫作態度。企圖迴避它,都是認識上的偏差和變異,結果必定會誤入歧途。  (原標題:報告文學作家需要聽到弱者的吶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b90yboy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